新闻资讯
NEWS救救米企
发布时间:2021-8-20
-
俗语道:家家有本难念经。
米企之苦,行外之人不懂。
中小型稻米加工企业,近年来下顶上踩,更是尝尽了人生百味,苦辣酸甜。
壹 利润薄
一斤米的价钱不如一瓶水
国家粮科院在《我国稻米加工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》一文中指出:我国粮油加工平均利润率是2.60%,而稻米加工利润还低于平均利润,仅有1.83%,这是典型的微利行业。
这可怜的1.83%,还需要经销商不欠款,市场需求旺盛,更需要稻谷行情不出现异常的波动(比如今年上半年的寒冷清静)。
贰 赛道挤拥挤不堪的赛道更加内卷
原本竞争就激烈,产能早已过剩,但现在更是“前有虎,后来狼,中间一个大蟑螂”:头部大企业钱多粮多人多,不停扩展产能,动辄30万吨年加工能力的基地建了一个又一个,依托资金优势、规模优势、管理优势、渠道优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;后面的农业合作社掌握着优质粮源自产自加自销,走上了全产业链之路,实现产、加、销一条龙的品牌建设,不断压缩中小加工企业的空间;中间还有害群之马把陈化粮参到成品之中,提高自己的利润,毁坏行业的信誉。
原本有限的市场随着产能的进一步过剩变得越发拥挤,1.83%的微利已经岌岌可危。
叁 妖怪多
妖怪打架伤及米企
国内外投机资本进入我国粮食市场,甚至有炒房资金入市,囤积居奇、哄抬粮价、操纵市场、炒作牟利,中小加工企业与种粮农民深受其殃,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的粮价波动就是有力证明。
肆 时代变90后00后正成为社会主体
91年出生的,已经三十;01年出生的,已经二十,新生一代成为了社会的主体、时代的中坚。
作为员工个体,他们不再与父辈一样唯老板马首是瞻,ta很可能“因为胃不好,消化不了老板画的饼”而辞职,面对辛苦而没有前途的传统手控“打米”工作,他会选择“躺平”。
员工不再好管理,老板有时还需要讨好员工,这是当今米企老板的“又一大难”。
作为消费主体,他们也不再与父辈一样到米店或者超市买米,他们网购;他们对“米”的要求已经升级:“饱肚子”不再是唯一功能,甚至不是主要功能,要新鲜,要营养,要保健——要有益于身心健康。
这使米企原有的渠道被截流,原有的产品被边缘。
时代变了,观念变了,需求变了,一切都变了,原来熟练掌握的套路一夜之间变得不灵验了。
伍 情怀深
打米几十年痴心永难改
行情波动,市场低迷,仍改不了米企老板的打米痴心。疫情出现,投机资本套现,米业则开机保供,还承诺“大米不涨价”。
虽然利润微薄,竞争激烈,投机资本搅局,员工难管,市场变迁,但仍然不改初心,仍然对打米一片痴情——这是粮食人骨子里的传承......
救救米企!
谁来救
曾经,乾隆皇帝下江南,来到大佛寺,见到很多善男信女烧香跪拜求观音,于是问方丈:
“人执念珠念观音,观音执念珠念谁?”
方丈说:“仍念观音。”
皇帝纳闷,为啥?
方丈又说:“求人不如求己。”
自己救。
怎么救
米企自救之路,应该怎么走?
七成产品走销量,保供给;
三成产品走高端,增价值。
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...”,习总书记已经提了五年,充分利用国家的产业政策进行产业升级,把传统大米生产线升级为真正智能控制的智能工厂:既可以提升得米,又能精准找回大米里的营养成分。
要自救,走对路。
(1)走销量的,需要降损耗
运用智能工厂的大数据,实现精细化过程控制。
将粮食加工损耗降到最小,减少油糠降低增碎,提高原销售渠道“走销量保供给”部分的得米率,以此降低吨原粮损耗,增加吨原粮的利润。
(胚芽米)
(2)走高端的,需要保营养
运用智能工厂的大数据,进行精细化差异加工。
将差异的品种分别加工成“免抛米”、“营养米”、“保健米”,甚至“功能米”、“降血糖大米”,通过新的销售渠道把高端大米送到相对应的消费者手中,以此提高每斤大米的价值。
人们吃饭的目的,在于摄取营养,这是粮食的本源价值,生命的基本需求。自救之路,先难后易,先苦后甜。(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)
荣业软件,让大米营养皆留住让粮食加工零损耗
荣业软件 陈辰 18075179827